2024年6月2日,人乘寺水里講堂舉行「落成暨佛像開光法會」,正式啟用;距2021年4月6日動土法會,已整整三年。
水里講堂興建緣起
民國76年(1987)間,有位蕭居士到地藏殿設冤親債主牌位,因而認識了筆者。蕭居士皈依後,精進學佛,在住家頂樓設了人乘香堂。爾後,水里地區陸續又有十多位居士皈依,於是蕭居士發心提供住家頂樓的香堂作為居士共修處。
共修居士日益增加,場地不敷使用,民國82年(1993)4月14日遷至陳來興居士家,並正式成立「水里正興菩薩會」。陳居士住家偏遠,兩年後,賴清輝老居士發心提供位於市區的處所,作為菩薩會的共修處。
水里菩薩會共修處與文殊院,兩地相距12公里,車程半小時。多年來,水里菩薩會護持僧團各種法會、活動,承領香積、行堂等執事,並協助埔里精舍法會時的交通指揮等。水里菩薩會,持續30多年,每年年底舉辦「歲末和合餐」活動,邀請左鄰右舍與親朋好友齊聚一堂,共享美味的素食佳餚,廣結善緣。
早年,水里菩薩會有幾位年輕的居士,除了共修外,還去學素食烹飪、開素食自助餐廳,推廣素食,功德無量。
「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;道不虛行,遇緣即應。」數年前,筆者參加水里菩薩會的歲末和合餐,發現菩薩會共修的場所,在運作上有諸多不便之處,幾位老居士亦深有同感。
在僧團會議一致贊同通過下,開始著手尋覓適當土地,經半年多的實地勘察,選中現今的講堂用地。完成土地買賣後,開始新建工程的規劃設計、申請建照,各項手續完備後,開工興建。
水里地勢較低,開挖地基不到一米即見出水,只得停工,改採打樁工法;其間,又因COVID-19疫情的影響,工程進度緩慢,直到今年(2024)年會宣布落成暨佛像開光日期後,才正式展開內部的裝修,陸續添購殿堂所需的法物、用品,如期舉行隆重的落成啟用大典。
水里講堂,地形呈長方形,占地345平方米,三層面積共556平方米,綠瓦白牆,是僧團新成立的分支道場。
水里講堂,現已派有二位常住法師負責推動法務,廣度眾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