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乘文集











般若園地

何謂覺融?

文◎謝文田

  自從皈依,師父給我取了法名「覺融」後,對這兩個字就特別有興趣。

  我曾請教師父,為什麼幫我取這個法名?師父笑笑,並沒有特別說明。

  記得曾經看過尼釆說的一句話:「每一種哲學背後,都潛藏著一種更重要的哲學。」這如同我們為兒女取名,考慮再三,翻遍各種命名的參考書,仍不肯輕易確定;背後潛藏的是父母的一種期待,不言自明。

  蘇軾有一首《洗兒詩》:

  「人皆養子望聰明,我被聰明誤一生。

   惟願我兒愚且魯,無災無難到公卿。」

  我雖然不愚,但絕對不是聰明人,尤其對好惡太過執著,老伴生前會對我生氣的,大概就只有這個。

  師父法眼如鏡,或許早已洞見我這個缺點,希望藉由法名,透過「文字般若」的引導,時時給我提醒吧!

  後來,閱讀了方東美先生的《華嚴宗哲學》(黎明文化.70年初版),這一本篇幅近500頁的大著作,前前後後反覆講的無非就是「圓融無礙」這四個字。其實,「圓融」就是華嚴宗「理事無礙」的最高境界。

  這時我才終於真正領悟師父取法名的深意,這是一種無言之教,也是一種棒喝!

  人生道路,就在自己足下。生離死別,人生的至難,沒有人可以真正幫你抉擇或解脫。

  期盼能夠真正體會法名的深意,將名詞化作動詞,實踐許諾,化小愛為大愛,給餘生定個錨,不再徬徨。


文殊院 南投縣魚池鄉東池村東興巷24-7號  電話:049-2896352  傳真:049-2898193
地藏院 南投縣埔里鎮牛眠里牛尾路1-12號  電話:049-2932588  傳真:049-29312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