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乘文集











般若園地

快樂、希望、彌勒佛

文◎徐偉

  每個佛弟子都有自己的學佛因緣。

  我爸是來台老兵,早年信仰不明顯,老來念佛,沒來得及影響我。我媽娘家是台中的一個齋堂,曾外祖父、外祖父、外祖母皆早逝,一大家子由阿祖(外曾祖母)主持,小時跟我媽回娘家,阿祖給我的印象總是一襲海青,手持念珠,端坐幽暗的廳堂,不苟言笑,精瘦短小的身軀,卻是目光矍鑠,氣場逼人。在她身上,我從沒見到慈愛,怕比愛多。或許由此延伸,齋堂裡的陳設與諸天神佛,在當時幼小心靈裡,沒能感到莊嚴肅穆,反而有些神秘、可怖。

觀音信仰,根深柢固

  倒是我媽堅定的觀音信仰,很早就感染於我,雖然求學階段,以知識破除迷信的過程中,嘗試動搖,但如今愈老愈知道,對於觀音菩薩的信念與依怙,早已根深柢固,蚍蜉撼樹,遑論拔除。

  若說對於佛法有點粗淺認識,該是年輕時閱讀鈴木大拙的《禪學隨筆》開始,約略知道佛學是什麼之後,有了一點基礎,隨時隨處都會親近、閱讀、了解一些佛法知識。

  然而,一直以來,我自認和彌勒佛沒什麼相應,不管在哪看到彌勒佛像都無法由衷生起尊敬。或許是因為他那胖胖的可笑身軀,也可能是因為歷史中許多起義、革命,都打著彌勒降生的旗號,聲稱解救人民於倒懸,最後終告失敗。

  在從前封建時代或黨國教育下,不曾教我們去思考人民之所以革命,往往是官逼民反。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授記的未來佛、救世主,在有心人士的操作與窮苦眾生的期待中,彌勒菩薩提前稱佛,形象也從中等身材,增肥成坊間通行的肥胖樣貌。或許就是這種非莊亦諧的形象,加上明清以來教界崇尚禪宗、淨土,彌勒信仰無論在政府或民間,都有意無意地被忽視、被邊緣,讓我從來就沒在信仰上在意過彌勒菩薩。

胸堵之痛,揮之不去

  然而,話要說到前兩年,我在理念上和曾參加多年的某個團體逐漸不合,因而自我放逐,從接近核心逐漸退到邊緣,每每思及這個曾經熱愛與多所期待的團體,有些不捨,有些心痛。然而,次次的心痛,由心理轉為生理,不必思及,偶爾也會揪心,秋冬季節尤甚,直到去年春天,這種揪心之痛未減反增,不必心理上的不快,隨時也都可能一陣胸堵揪心,這樣的疼痛,困擾著我。初時,甚至分不清到底是生理影響身體,還是生理上的肌肉動作自行產生記憶,經常自動痙攣糾結,讓心裡無法開懷。

  胸堵之痛來得莫名其妙,卻也揮之不去,反客為主地成了惱人病痛,讓我愁眉不展,不禁懷疑是否得了憂鬱症,又或者是奇怪纏人的業障病。這種痛,雖然痛不致死,愈來愈常發作的趨勢,卻很困擾日常,於是心想,再無法忍受,得去就醫了!

心稱念,症狀消失

  就在症狀愈來愈嚴重的某晚,睡前禮佛下跪,不知怎地,彌勒佛那笑容可掬的法相竟然浮出腦海,一時福至心靈,竟生出念頭:「不如觀想彌勒佛,期待自己也像彌勒佛一樣大肚能容,笑口常開。」無可否認,這是我有生以來,感應最明顯的一次。禮佛時,觀想著彌勒佛,提醒自己開懷微笑,一心稱念「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」聖號後,困擾兩年的揪心胸堵症狀,竟在此刻莫名地消失了,直到現在,已近一年,未再出現過,困擾經年的莫名症狀,也就這麼平凡且神祕地消失了。

  我因此相信「轉念」確實有效,也很高興知道「觀想自身是彌勒佛,用佛的態度解決眼下困頓」,是有實質助益的簡單法門,並隨時提醒自己該像彌勒佛一樣「大肚能容,容天下難容之事;笑口常開,笑天下可笑之人。」我雖不敢隨便將此視為神蹟或者殊勝感應,卻也不敢斷言這樣的療癒機轉,沒有難以釐清、無法解釋的力量。

  在佛經中,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,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,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,常被尊稱為「當來下生彌勒尊佛」或「彌勒佛」。他也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,其龐大思想體系,以《瑜伽師地論》為代表,而由無著、世親兩位菩薩闡釋弘揚,深受道安大師和玄奘大師的推崇。

觀想彌勒,走出心牢

  平常看到的那位大肚笑臉的彌勒佛,相傳是五代時的布袋和尚,因其圓寂時留有一偈:「彌勒真彌勒,分身千百億,時時示時人,時人自不識。」後人認為他便是彌勒菩薩降生,於是人們塑像彌勒佛的時候,就以布袋和尚胖胖的形象為原型了。

  彌勒菩薩講述的《瑜伽師地論》,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,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論典。這部大論聽起來就超難,我這顆腦袋此生該是無法領受了,但還好,我所認識的彌勒佛,並非那位住在兜率內院講述《瑜伽師地論》的菩薩尊者,而是隨時眉開眼笑,隨緣現身於市井的那個胖胖形象。我到底是個資質愚鈍的凡夫,或許永遠無法窮透高深經論,但能因觀想彌勒而走出心魔,也很感恩了。

菩薩所願,快樂希望

  彌勒佛又稱「慈氏菩薩」,以慈悲為修行,是帶來歡喜的大菩薩。在佛教中,彌勒菩薩也具有慈悲、忍辱、寬容、樂觀、光明與未來等象徵意義。因為有了這次的親歷感應,只要遇到愁眉不展的朋友,我都會分享自身經驗,請他們試著觀想、默念「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」;對我而言,彌勒佛所代表的就是快樂與希望。


文殊院 南投縣魚池鄉東池村東興巷24-7號  電話:049-2896352  傳真:049-2898193
地藏院 南投縣埔里鎮牛眠里牛尾路1-12號  電話:049-2932588  傳真:049-29312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