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◎淨弘
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養成了每天讀誦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的習慣,於我而言,這是一種安心方式,也是一種尋覓和追隨。
我有一幅觀世音菩薩畫像,那是2018年大願師父帶大陸居士到台灣各大道場參訪時,我在玄奘寺結緣的。猶記得,玄奘寺的大殿一側擺滿了各種佛刊、經書、畫像等法寶,當時一眼看到這幅畫像有些移不開眼睛,正反復欣賞,只聽得身旁有聲音說,這些法寶可以免費結緣。當時有些不敢領,心想這麼精美的卷軸畫像難道真的可以免費拿嗎?眼看所剩不多的畫像被一幅幅結緣帶走,我趕緊「搶」了一幅裝在包裡,這才如獲至寶,滿心歡喜遊覽別處。
拿回來的畫像掛在我房間乾淨明亮之處,與書架上的經書法寶一起,每日瞻仰、禮拜、供養,如果說精神有歸處,那麼這幅畫像一定是其中之一。
有時會看著畫像出神。觀世音菩薩到底是什麼樣子?觀世音菩薩在哪?
也許,觀世音菩薩在寺院裡。去年(2021)十一國慶期間,我出於某種執念,冒著疫情風險在雲居山下院慶雲禪寺打禪七。到達寺院,我蹲在客堂門口邊看手機邊等知客師父給我拿寮房鑰匙。說是看手機,其實心不在焉,有些焦躁和無所適從。因為寺院裡禪七已經是第三天,此時大家正養息結束前往禪堂坐香。我如果不馬上安排住處,就要錯過這支坐香的時間,只能待下一支香再進禪堂。知客師父還不見蹤影,寺院裡特別寂靜,這時只聽到有一個反復念誦的聲音,念念不停歇,從走廊一頭由遠及近傳來。我循聲望去,是雲居山真如禪寺的首座和尚演德師父,他正前往禪堂去。演德師父聚精會神,目光匯聚於前方地面,只是一刻不停地隨著步子快速念誦著,可能都沒注意到一旁問訊的我。走過我身旁時,我認真聆聽,仔細辨認,終於聽清演德師父念誦著「無垢清淨光,慧日破諸闇」。
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偈語,不明其意,當即百度查閱才知這是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中的一句偈。從此以後,我深深地記下了這句偈,時不時便會浮現出來,開心或不開心,困惑或不困惑時,這句話都能賜予我一股力量,讓內心逐漸清淨明朗起來。我知道這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,觀世音菩薩在寺院裡。
經過三年疫情的困擾,如今出行受限。以前幻想過暑假可以到慈光山、雲居山等各大山頭寺院參訪,如今都化為泡影。這個暑假,勸慰自己,那就安心待在家裡。
那天,陽光正好,我將家裡的衣服、被子全部拿出去曬在屋簷下臨馬路的寬闊地帶,收衣服時為了省事,我加大馬力,試圖將整個晾曬的架子一起扛進屋。可是,架子不聽使喚地往一邊傾斜,晾曬的衣服也即將滑到地上。正當鬱悶之時,身後的衣架神奇般地恢復了平衡,有一股力量托起了它,我回頭一望,是一位陌生的中年婦女,她恰好在這時經過就順手幫我抬起架子,滿架子的衣服免於一場「浩劫」。她朝我笑了笑,陽光打在她的臉上,特別美!
我們新租了一間房子。那天,母親看到新房東,脫口而出:「感謝您把房子租給我!」我當時莫名其妙,又不是不給錢,何談感謝。轉念一想,確實是啊。這樣寬敞明亮又價格合理的房子很難找,感謝房東給我們提供了便利。
在車站門口賣便當的阿姨,多年如一日為來往客流提供外賣午餐,每週我前往學校,中途轉一趟車,都需要到她那光顧一次,午餐非常便利。
每每這個時候便會油然而生一種感受,那就是特別感恩。感恩所有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付出,卻在方方面面為大家提供了便利的人。每個平凡有序的日常,只要細細品味,這背後值得感恩的人和事,很多很多。
在中國民間,觀世音菩薩叫「觀音娘娘」,據說台灣話叫「觀音媽」。作家林清玄說:「我好喜歡這個稱呼,多麼可親,多麼溫暖,彷彿聽見了自己在心底呼喚媽媽的聲音。對於養育我們的父母、扶持我們的兄弟姐妹、互相幫忙的街坊鄰居、甚至我們生病時為我們看病的醫生、我們找路時幫我們指出方向的路人……我們都應該生起佛菩薩想,有敬愛、珍惜感恩之情。唯有在人世裡如此,我們才能在點火燒香的菩薩形象之前,看見許多活生生的菩薩,也才能確信我們生活的地方不僅是娑婆,也是淨土!不只是五濁的世界,也是清淨的法界!」
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中有一句偈頌:「具足神通力,廣修智方便,十方諸國土,無刹不現身。」 經中還說,應以何身得度者,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。
我想,觀世音菩薩也許就在身邊,以前沒留意,而菩薩時時處處一直在守護著我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