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乘文集











般若園地

長新冠,怎麼辦!

文◎張純仁

  從疫情初起,即被問了一連串的問題。疫情什麼時候會開始?會更嚴重嗎?什麼時候會結束啊?要不要打疫苗?有沒有副作用?為什麼那麼多人打完疫苗就突然走了?為什麼最近路上的救護車變多了?不是說打了疫苗就不會被感染嗎?為什麼現在卻說比較不會變重症?為什麼又說只會減少死亡率?為什麼還要繼續打二劑 、三劑⋯⋯,要打到什麼時候啊?要不要吃抗病毒的西藥?中醫有沒有預防治療的方法?為什麼政府都沒有考慮用中醫治療?為什麼現在才有清冠一號?清冠一號有沒有效?

疫苗下,病毒一再變種

  種種問題與疑慮,實非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的,我們先回溯二十年前的時空吧!

  二十年前爆發的SARS,同樣是冠狀病毒所引起,當時沒有任何疫苗,經歷不到一年就銷聲匿跡;二十年後的新冠病毒卻席捲了全世界,且持續蔓延數年,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。疫苗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著被研發出來,疫情卻也並未得到任何控制,病毒一再出現變種,堪稱醫學最發達的美國,疫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,卻也是病毒變種最快的地區。疫情發展至今,人們是否應該要探討人類的防疫作為?其中是否有許多需要反省與深思的問題呢?

  從最初說打疫苗可以預防感染,到感染後避免重症,再到減少死亡,從第一劑、二劑、三劑、四劑到次世代疫苗應運而生,對我這個從小學習中醫藥且臨床數十年的中醫師而言,看在眼裡、痛在心裡,但主導防疫的現代西方醫學所包攬的世道氛圍下,無奈春風喚不回,只能選擇噤聲無言,堅持走自己的路,一切留給時間證明了。

  只因人類的貪婪,喚起了沉睡的病毒,卻又因私欲,而要趕盡殺絕;對病毒而言,何其無辜又情何以堪,唯一的方法只能不斷變種、反撲。禽流感、口蹄疫,也只是動物之間的流感,人類為了預防傳染,更是草率撲殺了無法計數的雞、鴨、豬、牛,只為了滿足人類的風險計算,卻不能尊重牠們每一隻都是一個生命。

提升免疫力最是關鍵

  從新冠病毒的出現、各種疫苗的研發、確診後又衍化出了「長新冠」症狀,新的病名被創造出來了;新冠確診的治療,隨著人心、社會也變得更複雜了。然而,治療所謂的「長新冠」,是專業的問題,更是中醫最擅長的領域。新冠雖說是呼吸道的病毒,然而在疫苗的廣泛使用下,死於心血管疾病的病例,卻大大超越了新冠病毒原本對呼吸道的傷害,這是多麼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啊!

  病毒得以入侵,必是選擇免疫力低下的人,因此,照護好自身的免疫能力,絕對是預防與治療新冠病症的關鍵所在。從生理而言,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來自於消化道,傷害消化道的最大元凶,則在飲食種類與習慣,生冷、甜食、烤炸、辛辣與飢飽失時,都是對消化道最大的傷害。長期熬夜、緊張、壓力、喜怒無常,也會破壞免疫系統的防護。了解病毒存在的特性,如喜寒、畏熱、嗜糖,確診前後都該忌吃冰冷、甜品,加上陽光充足的戶外運動,都是預防與治療時必須特別遵守的。

  此外,如何預防心血管的突發病變更為重要,因為它來的無聲無息,事發突然。幾乎所有「長新冠」的症狀,例如腦霧、呼吸困難、胸悶、胸痛、疲倦、記憶力減退、無法集中注意力,甚至情緒失控,都與心血管有關。二十年前的SARS病毒,主要症狀就是肺部浸潤,然而現在人類卻認為所謂的「長新冠」,是病毒所造成的後遺症。當然,相較於承擔責任,推卸與甩鍋要容易的多,況且除了疫苗之外,對藥廠而言,治療「長新冠」又是無限商機。

中醫最擅長治療「長新冠」

  心血管出現的問題,不外乎出血性、阻塞性與栓塞性,而新冠疫情所造成的以栓塞性居多,其中原因已昭然若揭。相較於出血性與阻塞性,栓塞性更不容易預防,因為完全不知它何時會發生。中醫的「辨證論」,治在疏風、袪濕、清熱、理氣、活血、化瘀,都是中醫治療「長新冠」擅長的領域;處於當今的醫療政策與制度下,身為中醫師,也只能秉持初衷與使命感堅持下去。

  雖然「大內」不乏高手,但事實上,高手卻也經常出現在民間。


文殊院 南投縣魚池鄉東池村東興巷24-7號  電話:049-2896352  傳真:049-2898193
地藏院 南投縣埔里鎮牛眠里牛尾路1-12號  電話:049-2932588  傳真:049-29312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