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◎徐偉
要是說到某個出手闊綽、隨便花錢的紈褲子弟,不是說他是敗家仔,要不也會戲謔說他是「散財童子」。延續迄今,選舉文化興盛,對於為了加速政績、討好選民而動輒舉債、浮編預算、廣發補助、濫辦活動的某些地方首長,對手陣營或新聞媒體,管他是不是孩童,也都喜歡譏諷他們為「散財童子」。
若是敗家,頂多說是浪子,為何要說是童子呢?也是因為「散財童子」一詞的來源也是出自佛經。只是佛經原意是「善財童子」,而且此善財童子本是非常優秀的人設,卻因諧音而被後人引伸為嘲謔用語。
《華嚴經‧入法界品》中記載了「善財童子」,他因出生時家中各種珍寶湧現而被取名為「善財」,若在現代,或許就像妻子臨盆時,丈夫也同時中了彩券,在雙喜臨門下,認為孩子命中帶財,而給他取了這個小名。
品行與世人所謂的「散財童子」大不同的是,「善財童子」雖然出身富貴卻不愛財,他立志修行,接受文殊菩薩的教導與啟發後,決定外出求法,歷經千辛萬苦,先後參訪了五十三位具學識德望的老師,通過種種考驗,最後修行圓滿、證入法界。就像現今許多學子為求學識、負笈海外一般,「善財童子」一直都是佛教中遍尋明師、遊學參訪、真修實證的好典範。
佛教傳入中國後,民間創造力賦予了太多的想像,也形成豐富而特有的民間佛教文化。「善財童子」幾經輾轉,被道教等民間信仰不斷混融,唐宋以後,這位得道的善財童子,與《法華經》中成佛的龍女,仍被描繪觀音聖像的畫師們安排作為觀音菩薩的左右脅侍,成了民間信眾常說的「金童玉女」。由是,之後無論文學作品或酬酢應對中,也常以「金童玉女」稱呼俊秀姣好、相配登對的男女佳偶。
《西遊記》裡,作者把善財童子成了觀音菩薩隨侍的過程做了演繹,話說觀音菩薩為了收服紅孩兒,讓出了自己的蓮花座,紅孩兒玩心重,上了蓮座學盤腿,蓮座卻伸出了數支鋒利彎刀,扣抓住紅孩兒的雙腿讓他無法動彈,最終順從了觀音,留在觀音身邊成了隨侍,這紅孩兒──嗯,也是善財童子。
原本佛經中好端端的一位有為青年,卻因名為「善財童子」,被納為觀音菩薩的隨侍,成了「金童玉女」的一員,金童與玉女後來又在民間信仰的操弄下,被做成紙紮人,用來接引亡者。還有,由於「善財」兩字的含意也被視為善於理財,據說,民間也會把善財童子視為「招財童子」、「送財童子」來膜拜求財,真讓人無言。不過,由此也可見,民間的想像力與操作神佛的力量有多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