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說菜根譚
|
聞逆耳言 懷拂心事
文、圖◎小童
耳中常聞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,纔是進德修行的砥石。
若言言悅耳,事事快心,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。
~菜根譚
人都愛聽甜言蜜語,阿諛奉承的話教人聽的洋洋得意,飄飄欲仙,卻也消磨了志氣,放恣胡來,走向墮落。飲鴆止渴,且問毒酒味美而何益?
良藥苦口利於病,忠言逆耳利於行。為了導正匡扶,別人的規勸儘管不中聽,卻都是為自己好。若因此表現出厭惡不平,只是透露了修為的不足。
唐太宗李世民是個從善如流、勇於納諫的君主,終於成就了有名的「貞觀之治」,為後世所傳頌。《貞觀政要》一書,有〈論求諫〉、〈論納諫〉等篇章,記述他任用賢能、虛心納諫。即使臣子言辭過激也不加罪,因此臣子敢於批逆鱗、犯龍顏,直言太宗治國得失。當其直言也,自是鍼砭時弊,一語中的,只有論事直戳,不計措辭嚴厲,而太宗都能廓然大度,一一採納,正足以稱一世之明君。
人生不如意事,十之八九,拂心事常在、常有。苦煩之際當深思反省,視此為磨練增上的機緣,用為提升吾人人生的境界,進德修業的功夫於焉成全。孟子曰: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」在在強調逆耳之言、拂心之事,乃是進德修業的砥石,能磨礪出高尚的品格。若只求言言悅耳,事事順心,則恐將隨波逐流,沉淪在生死海中。
|